实验室概况

 

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Lab for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Intelligent Robotics,ACIR),成立于2017年(原名:情感智能机器人实验室,LAIR),以赋予机器人真正的智能、认知与情感能力,并实现人类情感与认知数字化为发展目标,主任为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王韬研究员。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将不可或缺,在家庭、安全、教育、商业、健康、文旅等领域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以所提出的情感与认知大模型为理论核心,依托先进的自研精细表情识别、注意焦点分析、生理指标检测、大模型理解分析等技术,已经使机器人拥有情绪状态识别、注意认知评估、身心健康监护等能力,并正在优化智能机器人对人类进行个人性格分析、决策风格推演等任务。其自研的具身智能实体机器人,能够完成生活管家、工作助理、情感伙伴等角色的任务。实验室的模型、技术及原型产品,可以应用在养老陪护、金融、安全等重要领域。

实验室(包括实验室前身)已培养出站博士后1名(现在清华大学任职),毕业博士2名、硕士15名,部分毕业生选择前往世界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另有学生毕业后加入华为、阿里巴巴、英特尔等计算机、互联网企业,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英特尔中国年度最佳员工奖等)。

实验室还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即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北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情感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主要研发、探索、实践以及展示承载情感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搭载了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其中的情感模型源于ACIR实验室研发的情感与认知技术,通过该技术赋能,“天轶”可以对人类情感进行反应。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在情感智能领域的先进算法与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机器人硬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情感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人形机器人情感智能应用,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实验室开设北京大学本科生专业限选课“智能机器人系统导论”、北京大学全校公选课“Introduction to Affective Intelligent Robotics ”(面向国际学生,英文授课),曾开设“智能机器人概论”、“操作系统A(实验班)”、“可重构系统基础”等课程;实验室还承担北京计算机学会机器人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智能机器人青少年培养基地等社会学术服务工作。

长期目标:

► 使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理解与表现、真正帮助到人。    

► 追赶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像家人、战友、老师、同事、私人保健/心理医生...

 

建设使命:

► 建设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创造有实际价值的一流科技成果

►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持续发展